返回首页

《父母爱情》真实存在吗?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6-10 19:34   点击:198  编辑:符生   手机版

《父母爱情》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该剧的父亲原型是原北海舰队顾问开国将领刘佐。整个剧本是根据回忆然后加工而成的。任何影片的构思肯定从真实性,曲折性,观赏性出发,然后艺术加工,但是主线和结果是真实的。就像我们熟悉的《亮剑》剧中的李云龙最主要的事迹原型应当是王近山。但是并不是说李云龙所在的部队番号,指挥员一切都要符合原型。只是整部剧中是围绕王近山当年的事迹加工而成。《父母爱情》这部剧我也看过多次,我认为更符合那个年代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儿子在饭桌上辩论的那段戏,确实存在当时的社会情况。这部剧比其它改编剧更符合实际。我认为是真的。

近现代哪位名人的爱情故事,最让你动容?

“老爷子,给你撒花了,你听见了没有?”2009年2月19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漫步在悠长的海岸线上,她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还一边从挎着的篮子中掏出花瓣向大海中撒去。

这个老人名叫卓琳,12年前她的丈夫、也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邓小平在临终前留下了四条遗嘱,让人们领略到了一代伟人的胸襟与无私精神: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家中不设灵堂;捐献眼角膜;把骨灰撒向大海。

作为与邓小平走过风风雨雨58年的伉俪之妻,卓琳忍着心中的悲痛将这几条遗嘱一一照办,一封信笺递交到中央,彻底了却了这位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

时间如宝驹过隙,转眼之间12年已经过去了,每到2月19日这天,卓琳都会一个人来到这片海滩上,追寻着那年丈夫最后的足迹,一捧花瓣算是祭奠逝者、也算是慰藉自己。触景生情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是历经90多载风雨的长者也会无语凝噎,她只能一遍遍地朝着天水之际呼喊:“老爷子,给你撒花了,你听见了没有?”

一场偶遇,拉开了一条长达58年的爱情长跑。1939年7月初,身在太行山区的邓小平被召回延安。

当时他身上的重担何止千斤。去年的武汉会战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日军加紧了对我国领土的蚕食,嘴里更是高喊着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口号。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全国军民必须团结一心抗日,可是老蒋却因为一己私欲提出了“防共”、“限共”的口号,迫害兄弟部队,如此行径实在令人发指。

此时的邓小平临危受命,以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的身份带领部队深入太行山区,建立起了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带领人民开战武装斗争。现在中央军委将他召回延安,就是要一起商讨以后的游击战到底要怎么打,可就是这次延安之行,让邓小平遇到了自己的挚爱。

和这位军中首长相比,卓琳就显得渺小许多。当时的她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因为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位女学生接触了大量进步思想之后萌生了到革命圣地延安的念头,就是在这一年,卓琳考入了延安陕北公学,一边学习一边参加革命活动,小小年纪也有了些许名声。

地位悬殊的两人初次见面后,邓小平就对卓琳爱慕不已,但是考虑到年龄的差距,他只好托中央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探探口风。

某天卓琳到曾希圣家里做客,就被问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曾希圣开门见山地说道:“有人想和你结婚,你愿意吗?”面对这样直白的问话,二十出头的卓琳不禁感到娇羞,连那个人是谁都没有问就直接表示了拒绝。多年之后卓琳曾经回忆过那段往事:当时的我太年轻,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婚姻大事,只想再工作几年。

眼看离自己回太行山的日子越来越近,邓小平坐不住了,他明白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就再也没机会和卓琳见面了。于是邓小平鼓足勇气找到卓琳:“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在前方作战很辛苦,我想和你结婚。我这个人不大会说话,希望你考虑一下这个事情。我年纪比你大几岁,这是我的缺点,我希望在其他方面可以弥补。”

邓小平局促地说着,卓琳静静地听着。从始至终他都在强调自己的年龄问题,看着邓小平有些扭捏的样子,卓琳感觉他没有一丁点首长的架子,倒是显得平易近人,慢慢地也开始心生好感。

几番接触下,二人终于结成伴侣,在毛主席的窑洞门前、在同志们的见证下,他们高喊着婚礼誓词,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我的任务就是把家管好,让他专心干好工作”。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虽然民主的新中国成立了,可是国内满目疮痍,经济建设迫在眉睫,邓小平又要投身到新的“战场”中去。

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卓琳主动承包了家里的一切事务,孩子的教育学习、丈夫的生活起居、家中的琐碎事务,全部被这个弱女子承担了起来,而邓小平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好好工作。

长时间的身心劳累,再加上省吃俭用导致的营养不良,卓琳终于病倒了,一场重感冒夺走了她仅存的一点活力,躺在病床上的躯体骨瘦如柴。

邓小平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乘火车赶到医院,准备照顾许久未见的妻子。可是卓琳得的是重感冒,具有很高的传染风险,警卫员怎敢让他冒这么大的风险,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说。躺在病床上的卓琳也让护士带话,称自己一切都好,根本不需要特殊照顾,你(邓小平)赶紧回到工作岗位上去。

善意的谎言怎能瞒得住他?邓小平不顾警卫的阻拦,执意闯进了病房,一把将妻子抱入怀中。卓琳也放下了一切伪装、不再假装坚强,静静享受着丈夫带来的关怀。

有情人天各一方,卓琳代丈夫完成未了的心愿。“香港回归时我要到香港去看一看,站一站,哪怕站一分钟也可以,总能看到自己收回的土地。”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因肺部感染去世,他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亲眼见证香港回归,可惜的是天不随人愿,距离那一天仅剩5个月。1997年7月1日,英国政府正式将香港交还给我们,那一天举国欢庆,而卓琳带着邓小平未了的心愿踏上了香港的土地,也算是对逝者的告慰。

不论是革命岁月还是国家建设过程中,卓琳都一直紧跟丈夫的步伐,在晚年依旧如此,她多次叮嘱子女自己的后事一切从简,骨灰撒向大海。

相信在蔚蓝的大海中,邓小平夫妇早已重逢,重温着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甜美记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