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多为悲剧?为什么中

来源:www.gzhuiyi.net   时间:2022-06-11 15:37   点击:53  编辑:宇文朋   手机版

文/漂流的的亚特兰蒂斯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回答之前先祭出鲁迅先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杂文中的一句话:“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很有深意,既悲剧的前提是毁灭有价值的东西,喜剧的前提是毁灭无价值的东西,而两种剧都有强烈的反差,只是意义不同罢了。问题是人们的思维倾向于记忆有价值的东西,而对那些无价值的东西则难以形成记忆。

爱情故事 = 悲剧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四大爱情故事:天仙配、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和梁祝,都以悲剧收场。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只能每年七月七见面。孟姜女万里寻夫,痛哭长城脚下三天三夜,寻得夫君骸骨,却客死归乡路。白娘子报恩许仙,却被多事的法海镇于雷峰塔下。梁山伯和祝英台最后化蝶再续情缘。

不仅仅是这民间的传说,很多文学作品也多以悲剧收场。如唐元稹的《莺莺传》(后被元代王实甫改为杂剧《西厢记》),描写了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终弃。《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玉环,《凤求凰》中的司马相如和卓氏文君,《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等等,无一不是悲剧收场。

我太太曾经问我:“问什么中国很多电影都是悲剧,几乎没有完美结局?”我当时一时语塞,就敷衍她说:“我们中国人觉得悲剧更有意义吧。”其实这个回答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后来自己好好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我们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喜欢悲剧,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

所有的这些作品或者故事反映的都是那个时代的故事这些故事所流传的时代,或者说产生的原因都与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帝王将相史。

自古难得贤君,战争和灾害使得民不聊生,即使在史书中所粉饰的太平盛世,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也难被惠及,所谓的雨露均沾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故事就反应了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天仙配中仙女看上一无所有的牛郎;孟姜女的哭声仿佛若有神助,哭倒长城;许仙的小惠却换来白娘子的涌泉相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在死后得以延续。这些脱离现实的愿望,恰好反映了百姓内心的绝望,他们希望得到美好生活,但是现实却是无情的。这些故事中都有美好的画面,但到了最后却都被生生的撕碎,正如回到现实中百姓意识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只能是泡影,现实还是无奈。

悲剧的特性已经深入到文化血脉之中传统爱情故事以及包括后来创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几乎都可以被称为“悲情文学”。这种文化特性几乎贯穿了古今。我们自古便有“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的说法,但是文学作品似乎更青睐“乐极生悲”。这种前后的巨大反差,使得作品更有张力,也更能引起那个时代人的共鸣,毕竟悲剧的人更多。

因为毕竟在那些个时代,悲的感觉更加真实,而喜则是如帝王般的奢侈。或许历史上也有一定数量的喜剧作品也未可知,只是没有流传下来而已,原因无他,没有受众而已。所以悲剧的特性更多的被保留到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流传至今。

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这么说大家可能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可能是和我们的文化思维方式有关。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一个人对你微笑时,大概率的情况下你不会先去思考如何回应对方,而是在思考对方对自己笑的意图。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事实时大多数情况下,国人笑的背后确实有更复杂的意图。

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喜剧作品的创作。悲剧的思考伴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喜剧的思考则是在结束之后。由此可见悲剧的特性更加符合我们的文化的特性,因而也就更容易被接受。

结语尼采说:我要在完全无意义的生命中寻找悲剧性陶醉。生命的本质就是悲剧,所谓的喜剧也仅仅是这生命过程中的一幅画面,你觉得哪个更真实呢?

这个很简单,喜剧结尾不容易被人记住。而悲剧更容易获得同情。同情是它生存的根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